帖撒罗尼迦前书至希伯来书生命读经—五十二周

第四十一周 新约

诗歌:大本175首

读经:来八6但如今耶稣已经得着更超特的职任,正如祂也是更美之约的中保;这约是凭更美的应许立定为法的。

更美之约

基督是更美之约的中保(八6)。新约比旧约更美,正如一个真实的人比他的照片更美一样。旧约就像一张照片,只有外面的样子;但是新约就像真实的人,里面有生命和一切生命的实际。旧约是无生命的,但新约是由那不能毁坏的生命所构成的。新约的每一件事物,都比旧约的事物更美,因为新约的事物都是实际。因此,新约乃是更美之约。

凭更美的应许立定为法的

新约是凭更美的应许立定为法的。这些应许是在耶利米三十一章三十一至三十四节所赐,而在希伯来八章八至十二节和十章十六至十七节所引用的。这些应许里有生命之律,而不是死字句的律法;有得着神作福分,以及作祂子民的福分;并且有里面认识神的能力。这些都是出于神重生我们时,所分赐到我们里面的神圣生命。不仅如此,在这些更美的应许里还有赦罪,而不只是摩西律法里的遮罪。赦罪乃是除去罪,所以比遮罪更美,因为遮罪绝不能除去罪。由于生命的分赐和赦罪,这些乃是更美的应许。

顶替旧约

新约已经顶替旧约(八7、13)。当一个真实的人来了,他就顶替了他的照片,因为实体顶替了照片,影儿。旧约是有瑕疵的,而且渐渐陈旧并衰老,快要消逝;但新约已经成立,以顶替旧约。现今任何人若还停留在旧约,那是毫无意义的。

内容

生命之律的分赐

新约的内容是什么?其内容包括四样东西;首先是生命之律的分赐。每一种生命都有一个律。生命越高,生命的律就越高。我们从神所得神圣的生命是最高的,所以有最高的律,就是这里所说的律。神将祂神圣的生命分赐到我们里面,就把这最高的律放在我们灵里,这律又从我们灵里扩展到我们内里的各部分,就如心思、情感和意志,而成为几个律。这一切,我们都可以从经历中知道。当我们呼求主名,神圣的生命就进到我们灵里。当我们在这生命里渐渐长大时,这生命就有机会从我们的灵里,扩展到我们里面其它各部分。当这生命扩展到我们里面各部分时,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律来规律我们。这些律乃是从那一个生命之律发展出来的。

这生命之律与字句的律法不同。生命之律是凭着并照着生命的元素,从里面规律我们;字句的律法是凭着并照着死的字句,从外面规律我们。死的字句律法在于外面的教导,这生命之律却在于内在的知觉,就是生命内在的感觉。我们众人,无论大小,既然都有这生命之律,就不需要照着字句的律法而有外面的教导(来八11)。

十节也说,主要将祂的律法写在我们心上。神首先将祂的律法分赐到我们里面,然后写在我们心上。祂是在我们经历生命之律的时候写的。我们越经历生命之律,这些律就越被写在我们心的各部分。借着我们的经历,这些律就构成到我们里面的各部分。

得着神作我们的神,我们作祂子民的福分

新约的第二项,是得着神作我们的神,我们作祂子民的福分。十节末了说,“我要作他们的神,他们要作我的子民。”在新约里,我们有特权得着神作我们的神,我们作祂的子民;这生命使我们能在与神的交通中享受神。神作我们的神,我们作祂的子民,乃是照着生命之律。今天神与我们之间的关系,完全是基于生命之律;这是在生命里的关系。所以,我们今天的行事为人,无须照着字句律法的知识,乃要照着生命之律的知觉。

譬如,以理发这事为例。我们的青年人都该知道,我们是神的子民。作为神的子民,该怎样理发?圣经中既找不到理发一辞,我们怎能知道该剪多短还是留多长?我们凭着生命之律就可以知道。我们照着里面的生命之律,就会知道头发要剪多短或留多长。

里面认识主的能力

在新约里,也有生命之律的功能,借此我们能凭里面的生命认识神。八章十一节说,“他们各人绝不用教导自己同国之民,各人也绝不用教导自己的弟兄,说,你该认识主;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,都必认识我。”我们不需要在外面教导,因为我们可凭生命的感觉认识主。今天有些反对我们的人,指责我们说不需要教导。他们不仅是反对我们,也是反对圣经。乃是圣经说我们不需要教导,因为我们里面有生命的感觉。

宽恕我们的不义并赦免我们的罪

新约内容的最后一项,是宽恕我们的不义并赦免我们的罪。希伯来八章十二节说,“我要宽恕他们的不义,绝不再记念他们的罪。”宽恕,意即为我们的罪成就了平息。基督为我们的罪成就了平息,满足神公义的要求(二17),使我们得以与神和好。神宽恕我们,因为基督已经为我们的罪成就了平息。根据这平息,神赦免了我们的罪。主在八章十二节告诉我们,祂“绝不再记念他们的罪”。这里我们看见,神忘记我们的罪。赦免的意思就是忘记,因为忘记罪才是真实的赦免罪。在新约里,生命及其丰富都已赐下,罪及其邪恶都已除去。这就是新约的内容,赞美主!(希伯来书生命读经,第三十六篇)

彼此问互相答:

  1. 新约为什么比旧约更美?
  2. 新约的内容包括哪几项?
  3. 作为神的子民,我们今天的行事为人,该照着什么?